人物訪談:相聲大師馮翊綱 Vol.01 時間經典篇
相聲大師馮翊綱 Vol.01 時間經典篇
使用土屋鞄皮革製品多年的馮先生,與土屋鞄有著許多時間與空間的交會。
從日本店鋪、台北展示空間、台北店,一路相伴至今,
愛用的皮革夥伴也一起與他共度許多教學、創作與生活的日常。
此次,我們特別邀請馮先生,以 4 篇連載文章,分享他的創作日常的愛用物品,
以及多年從事劇場藝術的想法,呈現給您不同面向的愛用者樣貌。
-
Vol.01 時間經典篇
- Vol.02生命印記篇
- Vol.03創作技藝篇
- Vol.04選品態度篇


馮翊綱,劇作家,劇場表演藝術家,台灣享有盛名的相聲大師,【相聲瓦舍】創辦人,台師大教授。 1988 年創立【相聲瓦舍】, 從傳統裡創新,創作「喜劇」為本、「相聲」為形、「幽默」為神、「文化」為心的劇場藝術作品,30 多年來是華文世界影響力深遠的藝文團體。
此次採訪,當我們抵達二樓的咖啡館時,外頭正是一波寒流來襲的低溫籠罩,走進室內卻滿是溫暖人語迎接,甚至帶點喧騰的嘈雜。在人流不停往返移動中,馮先生靜靜地坐在候位區等待,像是課堂上提早到場準備的學生,眼裡溫厚的笑意,蘊藏一生豐富的閱歷,安適等待歲月的布幕揭起,朗聲登台。

在歲月與時間面前,他一直都是做足準備的學生。
1988 年,大四學生階段,他與搭檔宋少卿一同創立起相聲瓦舍,將童年對傳統表演藝術的興趣、指導教授賴聲川《那一夜,我們說相聲》的啟蒙,搭建起瓦舍喜劇說唱藝術的舞台。
從傳統文化的表演藝術劇場作為出發點,借京劇的精神,一桌二椅、出將入相,將傳統的戲台後現代式、解構式地建立在 21 世紀,成為成團一路走來的精神。當時正逢台灣全面解嚴,他們從歷史典故取材、重新詮釋相聲經典老段子,也從自己的生活體悟裡原創劇本。
「我跟少卿是戲劇系的學生,大學即將畢業的時候,剛好是六四學運時代、台灣小劇場運動時代。」在那個言論大奔放,正好在小劇場運動的浪頭上,相聲瓦舍堅持自我要求、自我檢查、自我尊重的前提下創作,隨著生命的流轉與變化,再生與重新詮釋經典價值。在逗哏、捧哏的幽默應對中,一路搭檔。



「藝術的傳承精神,的確需要背誦、需要模仿,但更重要是從背誦跟仿效的過程後,如何再生、變化,讓它走出新時代裡的一個樣式、一個精神。」
2020 年,他帶著 20 個年輕編劇,完成《相聲百人一首》的企劃編纂,2021 年初出版,並在相聲瓦舍邁入 33 年的時刻,選取其中 33 段相聲進行全新創作演出,祈望在這波大疫情時代下,成為陪伴年輕創作者繼續前進的啦啦隊。


巧合的是,在他投注一生所熱愛的表演藝術,每一次的學習路上,都有個斜背包相伴。「這跟我一生的學習記憶有關。只要揹上斜背包,就會觸發學習感受、感觸。」
「我一路走來,完全都沒有跟學校脫離過關係,當研究生的時候,兼任兩個高中課後輔導老師。從在銘傳大學任職以來,到我在師範大學升上副教授,這一輩子都有一定的時間分給學校,凡去學校,我便揹著斜背包。」